癌症及早检查、及早治疗,就可以有很好的未来!对此,肝胆肠胃内科医师方冠杰提醒,做完大肠镜检查后,有3个问题一定要问医师,包括「清肠有乾净吗?」、「检查有做到底吗?」及「有发现息肉吗?」并强调大肠镜要做到通到盲肠的全大肠镜检查才算完整。
肝胆肠胃内科医师方冠杰在脸书发文表示,常规的大肠内视镜检查方式主要分为全大肠镜和乙状结肠镜,虽然两者都是由***进入肠内,但检查範围不同,全大肠镜检查是从***、直肠、乙状结肠、降结肠、横结肠、升结肠一路到盲肠,检查範围是全大肠约1公尺长。
方冠杰表示,乙状结肠检查是从***、直肠、乙状结肠到降结肠,範围只有左侧的大肠,检查长度仅约50~60公分,如果接受乙状结肠镜,等于检查只做一半,就可能漏掉早期发现问题的机会,相当的可惜。
方冠杰分享曾收治一名68岁妇人,因腹胀不适求来挂他的门诊,用药2周后症状没改善,经抽血检查发现她有轻微贫血,立即安排大肠镜检查,过程中平顺,原以为没事,但就在大肠镜要到底、做到盲肠时,竟看见癌症就长在迴盲瓣上,若当时检查没做彻底,很可能延误治疗的黄金时机。
方冠杰分享民众如果做大肠镜检查,有下列3个问题,一定要问医师:
- 我的清肠有乾净吗?
如果医师回答这次肠子没有清乾净,那么自己心里就要有个谱─检查不完全。清肠不佳不但会让检查时间拖得更久,肠内气体灌得更多;同时也会直接影响到病灶的侦测率和盲肠到达率。 - 检查有做到底吗?
大肠镜做到盲肠(大肠检查的终点)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国内外内视镜检查的重要品质指标之一。大肠镜没有做到盲肠,等于检查没做完,好比考卷只写了一半,就算都答对,充其量也只拿50分,还是不及格。 - 检查有发现息肉吗?
息肉的数目、大小、型态怎么样?在检查过程中发现大肠息肉,尤其是腺瘤***肉,一般都会当场处理。除非有近期可能要出国、息肉太大、或是忘记停止服用抗血小板或抗凝血剂药物等少数情况,或者是切除息肉可能有风险等疑虑,医师才会在向受检者说明清楚后,改天另行处理。
方冠杰表示,我们右侧大肠的管径相较于左侧大肠宽大不容易被塞住,往往肿瘤较不容易被发现,因此有「安静肿瘤」的称号,右侧大肠癌会被诊断出来往往是无意间发现的,若患者出现贫血,代表肿瘤已经大到一定程度,人体造血的速度已经比不上漏血的速度,等到头晕、走路会喘才会被发现。
方冠杰提醒,约有6成的病灶,会在左侧大肠发现,但是大肠镜检查如果没做到底,就可能漏掉早期发现问题的机会,想要了解完整大肠的健康状态,唯有接受全大肠镜检查才能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