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筛检预防「大肠癌」找上门!容易「疲劳、脸色苍白」也要注意

时间:2024-11-07 18:00:05点击:58健康

年末节庆聚餐多,除了要均衡饮食外,更要定期筛检预防大肠癌的风险!国健署110年最新癌症登记资料显示,大肠癌为国人10大癌症发生人数第2位,新诊断个案中50岁以上民众占约9成,为主要受影响族群,而早期大肠癌无明显症状,定期筛检能有效降低死亡率。

年末节庆聚餐多,除了要均衡饮食外,更要定期筛检预防大肠癌的风险!(示意图/photoAC)

根据国内一项研究指出,若粪便潜血检查(即大肠癌筛检)结果为阳性,且超过6个月未接受大肠镜检查,罹患大肠癌的风险会增加30%;若超过1年以上才进行大肠镜检查,罹患晚期大肠癌的风险则为2.8倍。

对此,国健署吴昭军署长表示,定期筛检外,若检查结果异常,应儘速安排大肠镜检查,检查时若发现息肉可立即切除,无需另外安排手术,从而有效阻断癌前病变的进一步发展。

由于早期大肠癌并无明显症状,潜在威胁不容小觑,但幸运的是,根据实证,透过每2年1次定期粪便潜血检查,可降低29%晚期大肠癌发生率及35%的死亡率,此外,癌症登记分析资料显示,大肠癌第0至1期的个案5年存活率可达9成以上,第2期个案5年存活率尚达8成以上,若等到第4期才被发现则5年存活率不到2成。

若出现粪便无法排空、贫血、疲劳、虚弱、脸色苍白等疑似大肠癌常见症状,建议儘速就医。(示意图/photoAC)

因此,国健署建议民众可就近领取採便管,儘速接受筛检,若后续发现筛检异常,建请遵循医嘱及时接受大肠镜确诊,若是已出现包含血便、长期或慢性的腹部不适、排便习惯改变(便秘、腹泻)、大便型态改变(变细、变水)、时常有便意感,或是总感觉粪便无法排空、贫血、疲劳、虚弱、脸色苍白等疑似大肠癌常见症状,建议儘速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