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秋冬季节,不只病毒活跃,国内常见的肺炎链球菌也不容忽视,截至今年 11 月,侵袭性肺炎链球菌感染症病例累积已达 272 例,创下近 5 年新高1 ,显示肺炎链球菌对健康的威胁不容小觑,特别是糖尿病、肾脏病等患者,感染风险更高2 。台中荣民总医院肾脏科蔡尚峰医师指出,除了季节变化外,一般感冒、流感,加上新冠疫情后口罩解禁等多种因素影响,都会提高肺炎链球菌感染风险。慢性疾病患者因免疫力较差,一旦感染肺炎链球菌,不仅病程进展迅速,更可能演变为重症。
「有些人症状轻微,但一咳嗽就可能将肺炎链球菌传染给别人。」蔡尚峰医师解释,平时肺炎链球菌会潜伏在鼻咽中,处于无症状的带菌状态,这些健康的带菌者可能因免疫力较强而暂时没有明显症状,但自身免疫力下降时,细菌就可能沿着呼吸道或血液扩散,进而侵袭其他器官,这也是为什么感染病毒后,较容易诱发肺炎链球菌感染的原因。
肾脏病又感染肺炎链球菌 肺部功能恐严重退化
蔡尚峰医师说明,流感病毒和肺炎链球菌本质上都是以感染呼吸道为主,初期症状表现为咳嗽、流鼻水、发烧等,两者较难以区分,因此肺炎链球菌感染很容易被误认是感冒而轻忽。「慢性肾脏病与糖尿病患者因免疫力较低,若肺部功能早已受损,一旦感染肺炎链球菌,不仅可能导致肺部功能快速退化,甚至演变成侵袭性重症。」医师指出,慢性肾脏病患者随着病程进展到第五期,感染肺炎链球菌的风险越高;糖尿病患者亦同,特别是血糖控制不佳时,风险也会提升。若是共病者,感染后更可能面临侵袭性重症的严峻挑战。
糖尿病合併肾脏病患者因细菌抗药性增加,提升治疗难度及时间
蔡尚峰医师说明,糖尿病合併肾脏病等共病患者免疫力较低,感染肺炎链球菌后病程进展快速,治疗上往往措手不及。其中一大挑战在于慢性病患者经常接受抗生素治疗,导致体内肺炎链球菌的抗药性增加,削弱抗生素治疗效果,若进一步演变为重症,通常需要插管治疗。医师就临床经验指出,一般人从治疗到癒后约 3 至 5 天,但共病者可能得住院超过两周,拉长治疗时间,因此预防肺炎链球菌感染尤为重要。
蔡尚峰医师分享临床案例中,一名 60 多岁的慢性肾脏病第四期患者,由于未曾接种肺炎链球菌疫苗,某日因高烧 40 度被紧急送医。经诊断证实为肺炎链球菌引发的肺部感染,医疗团队立即施以后线抗生素进行治疗。然而,入院第二天病情急转直下,病患不仅出现急性肾损伤需要进行透析治疗,随后更因肺部功能持续恶化而需要插管。虽然最终成功拔除呼吸管,但患者的肾功能已无法恢复,必须终生依赖透析治疗。
高危险族群感染肺链风险高 医呼吁自费接种疫苗
目前***提供 65 岁以上长者接种 1 剂 13 价结合型肺炎链球菌疫苗 (PCV13) 及 1 剂 23 价肺炎链球菌多醣体疫苗 (PPV23) 疫苗3 ,研究显示接种疫苗对中重症保护力可达 75%,有效降低感染后如肺炎、败血症等及死亡机率4 。蔡尚峰医师指出,肾脏病、服用类固醇或免疫抑制剂、正在接受化疗、后天免疫不足等族群,都属于免疫力较差者,若尚不符合公费接种条件,可考虑自费接种疫苗,以获得专一性抗体提升保护力。此外,安养中心、护理之家等相关机构,因环境因素较容易引发群聚感染,建议居民及相关人员自费接种疫苗也自费接种。
蔡尚峰医师呼吁,随着秋冬呼吸道传染病高峰期的到来,民众在预防措施上应更加谨慎,出入公共场所时应佩戴口罩、勤洗手,减少感染风险,并建议接种肺炎链球菌疫苗,保护自己也保护他人。特别是肾脏病患者或曾患肾病者,更应接种疫苗,避免因感染而病情恶化至肾衰竭。
(本卫教内容由辉瑞大药厂提供,专为提供予省内一般民众而準备)
PP-PRV-TWN-0209-202412
文/林亚桦 图/杨绍楚
[1] 全国侵袭性肺炎链球菌感染症本土病例累积确定病例同期比较趋势Accessed in Dec 2024
[2] 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 除了流感疫苗 这一针降低併发症风险. Accessed in Dec 2024
[3] 卫生福利部. 为提升民众免疫保护力,10月2日起分三阶段扩大65岁以上民众公费接种肺炎链球菌疫苗. Accessed in Dec 2024
[4] 卫生福利部疾病疾管署. 65岁以上公费肺炎链球菌疫苗三阶段开打,呼吁长者接种. Accessed in Dec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