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为呼吸道传染病好发季节,65岁以上民众更为肺炎链球菌感染后併发重症及死亡高危险族群,据疾管署统计,今年累计感染肺链个案更创5年新高,而疾管署去年10月起也扩大提供长者公费「肺链疫苗1+1」,完成13价疫苗者已间隔满1年,提醒民众可接着接种23价疫苗。对此,台大儿童感染科医师李秉颖也提醒,「预防还是胜于治疗」。
根据疾管署监测资料显示,国内今(2024)年截至12月9日,已累计282例侵袭性肺炎链球菌感染症确定病例,病例数为5年(2020年以来)同期新高,其中35例死亡,病例中以65岁以上民众占39%(111例)、男性占62%(174例)为多。
疾管署指出,自去(2023)年10月起,分3阶段扩大提供公费13价结合型肺炎链球菌疫苗(简称13价疫苗)及 23价肺炎链球菌多醣体疫苗(简称23价疫苗)接种。
疾管署说,针对从未接种过13价疫苗和23价疫苗的长者,去年11月27日起可接种13价疫苗,目前间隔已满1年,请依建议接续接种23价疫苗;另以前已接种过23价疫苗者,别忘记还有1剂13价疫苗接种;而从未曾接种者请儘速前往接种13价疫苗,于符合接种间隔后接续接种23价疫苗。
对此,李秉颖表示,肺炎链球菌是所有细菌病原体里面最常见、最重要的一种,其血清型多达90几种,无论任何年龄层都可能受影响,平常虽可和平共存,但当秋冬流感等较严重的病毒感染出现,肺链就可能併发肺炎、败血症。
李秉颖接着提到,虽然肺链有抗生素可以治疗,但如果肺链变成败血症,严重感染,有时根本来不及使用,也因此即便在医疗发达、抗生素使用高比例国家,肺链死亡率仍无法下降。
不过,李秉颖说明,13价疫苗为结合型疫苗,涵盖血清型较少,但在接种后可刺激体内T细胞反应建立免疫记忆;至于23价疫苗是多醣类疫苗,虽然无法刺激免疫记忆,但是可以扩大保护面。据研究资料显示,接种肺炎链球菌疫苗可以有效降低感染后併发如肺炎、败血症、脑膜炎等严重併发症风险,对中重症保护力高达75%。
疾管署也强调,65岁以上民众如为侵袭性肺炎链球菌感染症(IPD)高风险对象,包括脾脏功能缺损、先天或后天免疫功能不全、人工耳植入、脑脊髓液渗漏及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或放射治疗的恶性肿瘤及器官移植者,或是机构住民及洗肾患者,接种13价疫苗后「间隔8週」即可接种23价疫苗,才能及早获取免疫保护力,「预防胜于治疗,减少疾病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