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每天只有睡觉时没有使用眼睛,随着手机、平板等3C产品普及生活,现代人的用眼习惯也跟着改变,但过度用眼恐致眼睛调节力下降,加速眼睛老化速度。2025年省内将步入超高龄化社会,根据最新认知调查指出,老花眼、白内障、黄斑部病变是国人3大常见眼睛老化疾病,且逾6成3民众自觉有眼睛疲劳乾涩情形,小心可能已是眼疾警讯。
戴眼镜却越来越看不清楚,一看久就开始视线模糊、流眼油、眼睛疲劳乾涩?这些都是老年人常遇到的眼睛老化症状。卫福部国健署妇幼健康组副组长蔡维谊表示,眼睛从年轻就要开始保健,如高度近视者若控制不佳,可能导致中老年以后白内障或黄斑部病变,本身为糖尿病患者,则可能增加白内障提早发生的风险。
近视加速眼睛老化症状
中华民国眼科医学会理事长、台大医院眼科部主任王一中表示,老年眼疾问题相当重要,尤其是近视问题,研究显示,近视每增加100度,会增加白内障和青光眼的风险20%、黄斑部病变60%、视网膜剥离30%,「不仅需要重视幼年的眼睛状况,老年眼疾问题也一样重要。」
王一中提到,眼睛不适症状非常常见,但民众却不见得能认知到这是眼睛老化的疾病警讯,根据最新「国人眼睛老化疾病认知大调查」蒐集1,047份有效问卷,调查发现:
已有眼疾问题的患者仅佔37.5%
63.9%的人有眼睛疲劳乾涩症状,可能是眼睛老化疾病警讯
30.6%的人有视线模糊不清、夜间视力变差、看近物较吃力等症状
调查进一步指出,针对国人前3大常见眼睛老化疾病,有92.8%的受访者了解老花眼是常见老年眼疾,90.9%提及白内障、66.2%提及黄斑部病变;不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亦是第4常见的眼疾老化问题,但仅有不到半数的民众(45.2%)知道这个疾病。
高度近视使白内障提早发生
而白内障是最常见的老年眼疾之一,且高度近视增加了罹患白内障、黄斑部病变等风险。该调查还指出,虽多数人了解白内障需手术置换人工水晶体,但仍有近半数(48.8%)以为靠「眼药水、保健食品」就能治疗白内障,超过半数(58.8%)则担心手术失败影响正常生活。
好消息是,调查发现民众普遍对于白内障手术接受度高,且大多数都愿意选择使用高阶人工水晶体,可以一併矫正散光及老花问题。王一中推测,这可能因现代人的多元生活方式及用眼需求有关。
省内视觉复健专业服务协会理事长、台大医院眼科部主治医师侯钧贺表示,一般认为白内障在55岁以上才可能会发生,但随着高度近视(超过600度)患者增加、超过所有近视患者的9成,临床观察白内障有年轻化趋势,可能提早7、8年发生。
视力模糊当心白内障併发青光眼
视力模糊不只是用眼过度,更要小心白内障及其他併发症。侯钧贺强调:「白内障一定要开刀吗?不少民众认为自己只是轻微白内障并不会影响生活,放着不管没关係,却轻忽同时出现黄斑部病变、青光眼等併发症,严重可能导致失明。」只要出现视力模糊,就应该寻求专业眼科医师检查,避免眼疾加速恶化。
该如何自我检测眼睛病变?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主治医师田彭太提醒:「民众可以透过阿姆斯勒方格表自我检查,测试单眼视力是否出现线条扭曲情况,以预防视网膜相关疾病,若是糖尿病患者也应做好血糖控制,每年定期至眼科检查。」目前常用的治疗方式为雷射光凝固治疗、光动力疗法及眼内药物注射治疗。
(本文获优活健康网授权转载,原文为:视力模糊不是用眼过度,小心眼睛老化警讯!)
(图片来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阅读:
·午休趴睡恐害身体「出现5问题」!医示警:小心趴到中风 最佳午睡姿势曝
·趴睡睡醒手麻藏「疾病警讯」! 医眼中「杀手级动作」:恐害无力开门、开瓶盖
.眼睛飘黑影、闪光⋯小心飞蚊症「恐1成视网膜剥离」医教3招救眼
.为什么会长针眼?针眼多久才会好?「针眼大全」在家靠4招就能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