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医疗网/记者陈靖安报导】天气日渐炎热,各地普遍高温闷热,当在大热天底下进行短时间的运动或者长久暴露于闷热的环境里,不论是待在室内或室外,如果没有补充适当的水分和盐分,产生身体机能失常,便可能发生热伤害、热衰竭或热中暑。卫生福利部南投医院洪弘昌院长提醒民众,不管在室内或室外,应加强自我防护,预防热伤害的发生。
严重热伤害会危及生命 应做好防晒、补充水分
洪弘昌院长表示,由于气温持续上升,动辄34-35度,民众在户外曝晒应特别注意,在无适当防护措施下,任何人都有可能发生热伤害,严重的话恐导致器官损坏、急性肾衰竭甚至危及性命。建议民众在户外除了做好防晒措施,尽量避免在最热的时段外出,也需补充足够的水分。
可採清热解暑饮食 刮痧也有清热降暑功能
中医科赖卉莲医师指出,平常饮食方面,在夏日可藉由吃西瓜、冬瓜、薏仁、莲子、绿豆等清热解暑的食物来解解暑气。其中西瓜俗称「天然白虎汤」,味甘性寒,具有清热解暑、生津止渴等功效,但因其性寒,饮食宜适可而止,避免过食寒凉反而伤胃。
除了饮食,刮痧也有清热降暑的功能,赖卉莲医师表示,中暑症状轻者,可以用刮痧板,或者边缘钝滑的铜钱、瓷匙等器具刮痧,在肩、颈部后侧及上背部,进行反覆刮刷之动作,皮下出现红色或紫色瘀斑即可。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