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除夕夜老公不在、债主找上门!姑妈给我400元终生难忘,现在带她坐游轮、五星饭店尝美食

时间:2025-07-17 10:42:10点击:16时尚

作者 : 达另

图片 : Shutterstock

李晴 1973 年生属牛 金牛座、江苏盐城人

从事行业:物流仓储

年销售额: 6000 万元 +

创业时间: 19 年

创业资金: 20 万元

诚信和善意是我的护身符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本书,说起过去走过的路,三天三夜也讲不完。我的故事要从高中讲起,高中之前我是个无忧无虑的小女生,喜欢文学诗歌,还会跟着收音机学日语,对未来也有很多期待和梦想,爸爸妈妈都很宠我。爸爸是家中支柱,送我上课、到校报到、整理宿舍……事事帮我打理好,完全不用我担心。天塌下来,有爸爸顶着。但读高中的时候,爸爸病倒了,天也塌了。

「不到三年,我为家人在镇上买了间房」

我是家中长女,下面还有个16岁的妹妹和12岁的弟弟。无奈之下我选择辍学,帮妈妈一起扛起这个家。镇上有间丝绸工厂,家里透过关係把我安排进去做抽丝工,为此还凑了3000元的进厂押金。

车间里有很多人,一人一台机器、一个大锅子,药水泡着蚕茧,热气腾腾。手泡在热锅里抽丝,每天做10个小时,天天加班。时间久后,我的十根手指都泡烂了,手指缝的血肉沾黏在一起,张不开、伸不直,痛彻心扉,但我只能咬牙坚持,多少人想进来工作还进不来。

从家里到工厂有五、六公里的路,中间会经过一片坟地,天空细雨濛濛,地上坑坑洞洞,我骑着破脚踏车上夜班,黑漆漆的夜晚,风呼呼地刮,心里发毛但不敢停,硬着头皮一路往前。第一个月试用期拿到320元的薪水, 200元交给妈妈, 120元给自己买一件绿色外套,我留到现在,那是我赚的第一笔血汗钱。

但我知道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每个月拚死拚活,赚的薪水对巨额医药费来说根本杯水车薪。我妈妈虽然不识字,但非常有远见。她说荒年饿不死手艺人,在家里最困难的时候,她花了6000元买了台编织机,送我到邻镇拜师学编织,不去丝绸工厂工作了。乡镇官员知道我家情况,不仅退还3000元押金,还把我家列为困难家庭,发了400多元的补助。多少年过去后,每每想起此事,还觉得感动和温暖。

我带着学费、粮草到师父家, 50平方公尺的店面,晚上在中间拉个布帘,里面架一张折叠床,就是我睡觉的地方。我是新来的菜鸟,还不能上机操作,洗衣煮饭什么工作都做,空闲时站在机器旁帮忙,偷看老学徒们都是怎么做的,默默记在心里。很奇怪,我到那里的第一个月,师父就让我保管钱财。每天卖货、发货,生意好的时候,左右口袋塞满钱。我在中午吃饭的休息时间清点整理好,下午继续收钱,晚上再盘点一遍,从没有差错。

师父说我心里有数,做事有根。我知道是师父信任我,肯给我机会。

通常学徒半年后才能独立操作机器,但我只学了3个月,一件衣服都没做出来。过年回家时,看到家里很灰暗,心里很不是滋味,妈妈一个人撑着,又要料理家务又要陪爸爸看病,弟弟妹妹还那么小,我不能离开家里。师父其实捨不得我走,但我必须回家。

回到家,我就壮着胆子在编织机上操作,摸索着做出第一件衣服,竟然做成了。邻居看到当场就买走,后来一传十、十传百,邻村、外乡的都找过来。上衣20元,裤子12元,一天能赚50几元的手工费。就这样在家做了3个月,期间爸爸手术很成功,病情控制住了,我就想在镇上租个店面,把生意做大。爸妈听了觉得怎么可能,一个小女生在街上开店,外面那么乱,遇到流氓怎么办?幸运的是,镇上的姑妈帮我找到一家店面,房东是乡公所的官员,可以帮我免除一些不良干扰。 30平方公尺, 240元一个月,早上8点开门,一直做到凌晨一点,我不停站在机器旁编织,缝纫的时候才能坐下来,就算是休息了。

开张了两个月,我拿20000元回家。第二个月就有徒弟找上门,她们的年纪都比我大,我前后带了30多个徒弟。当那些年纪比我大的徒弟口口声声喊「师父」的时候,我真的有点不好意思。

人们生活水準高了,我编织的毛线价格也水涨船高,从混纺羊毛、喀什米尔,再到纯羊毛、纯纯羊绒,加工费也提高,卖线、加工到销售一条龙服务。不到3年,我在镇上买了房子给家人,上下两层楼,经济情况整个扭转了。

「一夜之间,日子从余裕自在变成负债累累」

镇上有个农机厂,年轻男生多,都喜欢到我们店里来,因为纺织业女生多。我认识了现在的老公,并成家有了小孩。有一次我到外地进货,当年流行一种磨砂鞋,我出主意说,要不进一些磨砂鞋回去卖。老公进了50双鞋带回镇上,一下子被抢光,净赚8000元,当时他一个月的薪水才1200块。

老公决定辞职和我一起做生意,全家人反对,大家都不理解,在农机厂工作多好,别人挤破头都挤不进,这么好的铁饭碗为何不要。

那时,各种服装厂发展起来,各式各样的羊毛衣五花八门,我们毛线加工的生意受到冲击,必须另想出路。老公花了20000元学费,学开车、考驾照,随后做起水产运输的生意。开一辆水产车,车里装製氧机,把我们这里的螃蟹、鳖等水产收上来,贩运到上海、无锡、苏州。那时还没有高速公路,在国道上两天来回一趟,非常辛苦。

那是1995年,水产运输刚做3个月,有天半夜3点电话响了,和老公一同押车的姐夫告诉我出事了,出意外翻车了,我一下子六神无主。出事的地方离家100多公里,当时儿子才六、七个月大,我拿毯子把他裹起来,大半夜搭上一辆农用车,往出事的地方赶,一路颠簸而我的心也跟着颠簸,颠簸了一路,太阳高挂在天空才赶到。我看到老公远远看到我,向我们跑过来,我这才把心放回肚里。当时就想只要人没事,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原来是前面的车辆变换车道没打方向灯,我老公避让不及车就翻了,人卡在下面出不来,满满一车水产撒了一地,公路边上的小餐厅一个个闻讯赶来,疯抢一空。一直到天快亮的时候,有辆大客车经过,好心的司机把乘客叫下来,大家一起把货车抬起一点,老公才从下面脱身。

幸好人没事,但一车价值80万的水产全没了。当年80万对我们来说是个天文数字,日子一下子从风光无限变成负债累累。

「在我最困难的时候,那400元给了我信心和力量」

没钱的日子真是度日如年,当时收购水产时还有些余款没结清,除夕前一天下午,几位债主找上门,老公为找出路连过年都没回家,只留我一个人独自面对。人家也不知道我到底还不还得起,难免会说一些风凉话。我带着孩子不停掉眼泪,也不敢承诺什么时候可以还钱,人家的钱也是辛苦赚来的,这都要过年了,人家来要钱也是正常的。

大过年的,别人家都是买鱼买肉,我什么都没买,当时在场的一位年长债主帮我解了围,说年后初二再来看看,现在逼我也没用,就这样大家才离开。他们离开以后,我抱着不到一岁的孩子,心里是说不出的滋味。这时老公的姑妈路过我家门口,进来看到我们家里过年什么都没有準备,也感觉到我们的困难,就拿出400元给我,说过年了,去买点年货,给孩子欢欢喜喜过个年。也许对她来说那400元不算什么,但给了我温暖和力量,我终生难忘。去年我们特意把已经70几岁的姑妈接到上海住几天,带她去外滩、去坐游轮,去五星级饭店品尝最好的美食。姑妈说早就忘了那400元的事,可是我永远不会忘记。

人没穷过,根本体会不到那是什么滋味!我一直觉得,人可以死但不能穷,更不能欠钱,信誉比我的命还重要。当时走在路上,远远看到债主,恨不得找个洞钻进去。羊毛店的生意在衰退,我要另想办法赚钱还债,当时只有一个念头:哪怕付出生命代价也要维护父亲的尊严。父亲一辈子为人诚信、说一不二,所以人家都信任父亲,在我们需要钱的时候,看在父亲的面子上毫无顾忌地把钱借给我们,我们一定要坚守诚信、说话算数!

「我们一家在上海的生活,是从卖菜开始的」

那时每年冬天,在外打工的人都要回家过年,但搭不到大众交通运输。我看到好多人大包小包的,几天几夜买不到车票,滞留在车站。我就想做春运的生意,但没本钱,求爸爸帮我借钱,实在是走投无路,只能硬着头皮去借。最终借到5000元,我们就去找车申请资格。我们什么都没有,除夕夜我老公在无锡一个部队长官家门口蹲守了一夜,没吃也没喝。

大年初一,长官一开门,看他还坐在门口,就对他说:「先付6000元押金,明天押车。」终于承包到了一辆部队的长途客车,我在家等消息,一接到老公的电话,就立刻挂牌卖票, 240元一张票,盐城到无锡,一眨眼的工夫,票全抢光了。后来部队长官看到我们做事可靠,又承包给我们一辆车。一趟春运,我们净赚12万元。

但春运一年只有20几天,不短也不长。 1997年,我只身来到上海投靠亲友、寻找出路。原本打算开个小餐厅,看中了彭浦新村保德路临汾路口的店面,一问年租48万,一次付三个月租金加一个月押金,直接打消这个念头,我根本没有办法凑到经营的本钱。表哥开着车带我路过临汾路菜市场,我看到这里正在招商,一个摊位费6000元,我租下两个摊位。

表哥当时就很诧异说:「你头脑坏掉了?」但我心里知道,这是我在上海唯一碰得到的机会了。开餐厅的年租要10几万元,我掏不出来,但是菜市场6000元的摊位费,借也能凑出来。这当然不是我想要的,但为了生存、为了还钱,只能先落脚。

收拾妥当后,老公和孩子都一起过来了。我们一家在上海的生活,从卖菜开始。

老公踩着三轮车进货,我在菜市场卖菜,起早贪黑赚不到什么钱。一天赚个120元,不小心被开罚单,一天赚的钱就没了。

我至今记得,有次又碰到开罚单,我坐在马路边,眼泪哗哗地流出来,心想不能再这样下去。我们尝试转型做批发,供货给餐厅、饭店、菜贩,利润低但订量大。半夜从农贸市场批发来一整车货分发,白天就做零售。

整整一年,我每天睡觉的时间从来没有超过3个小时,天天如此。有一次实在太累了,老公看到我坐在批发市场的一个角落里睡着了,周围全是烂菜叶子,乱糟糟、臭烘烘,但我就靠在那里睡着了,老公非常心疼。 20几年过去,每每想到这些,我们还是会感慨万千。

靠自己的双手踏踏实实赚的钱,再苦再累心里也很满足。每隔10天存下20000元,我就跑到邮局把钱转回家,让爸爸帮我去还欠人家的钱,一年多下来,欠的债一点一点还清了。

1999年,我们买了两辆货车在长三角一带做运输,什么工作都接、什么货都载,慢慢累积了一点客户和口碑。

「客户是我的救星」

2004年,我们正式注册成立上海轩叶物流公司,名字里有个「叶」字,就是希望生意能枝繁叶茂。在南大路租了间100平方公尺的办公室,公司就开张了。一开始什么业务都没有,每天亏钱。房租、员工、营运……需要花钱的地方到处都是,早知道是这样就不开公司了,我那时没经验,公司怎么运转?员工怎么管理?客户怎么找?全要一点一点学,一天一天苦撑。

2005年,情况有了转机。我的一个老客户知道我们夫妻俩可靠,就把一家大跨国公司客户介绍给我们。但跨国公司通常倾向找跨国公司合作,因此我们要跟一家大物流公司竞标。他们家大业大、实力雄厚,我们家除了一张营业执照,什么都没有。除了拚服务、拚努力,我拿不出任何别的东西去拚。起初,我们只能接跨国物流公司漏掉的小订单,大公司的员工下班就走人,出问题就要走制式流程,客服、调度、营运、主管,转来转去、层层上报。

我们小公司没有下班时间的,我的手机从不关机,随时回应,把货运安全和效率看得比命还重要。我的大儿子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就送到全托寄宿学校,我没办法全心照顾他,因为我没日没夜一心都在工作上。白天忙着拓展客户、联繫业务,晚上做客户货运追蹤表,货物在途状况、配载、分载、卸载……别人下班了,我新一轮的工作才刚刚开始。

我满脑子都在想,如何用最高的效率把货物分载出去,既能降低成本,又能给客户最及时的物流配送服务。我们的效率能达到什么程度?週五下午货还在工厂仓库,当晚就能装货发车,不管去哪里,无论北京还是广州,一定会安排好行程,一刻也不耽搁。如果路上出状况,不管多晚我们都会第一时间回应,积极妥善解决。我把该操的心全都包了,客户不用操一点心。物流业的大公司做不到这一点,但我们做到了。

慢慢地,跨国公司愿意把主要的大额物流订单交给我们做了。直到现在,我们已经为那家公司服务15年。这种跨国公司的中国区总经理常常调换,但不管谁坐在那个位置,我们从来没有被淘汰,因为选我们最让他们放心,谁没事会给自己添麻烦。甚至有的客户非常维护我们,要求除非供应商物流是我们家在做,否则业务免谈。听说有个大公司总部开年会,跟他们的供应商说:「你明年不能换物流公司,如果换了我就把你这个供应商换掉。」其实这家公司我们也不认识,但他们体验了我们的服务和效率,就愿意帮我们说话,希望我们能够长期为他们服务。

我还有个很有意思的客户,他看我们夫妻俩每天只知道顾着公司,赚了钱也不知道在上海买房,就用了激将法:「你看你们来上海这么多年,连个房子也没有,以后公司万一出问题,我到哪里找你们。」我一听,直接在江桥买下一间房子。后来,那间房子的价格涨了10倍。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别的企业坚持不下去,对我们反而是机会。公司业绩一年比一年好,客户满意、员工稳定、管理有序……那两年日子过得最舒服,我还有时间去健身、按摩,週末出去玩。

2010年,我又不安分起来,跟老公说我们要居安思危,现在我们只是物流承运商,我想开分公司、拥有自营的运输专线和控制权。当时云贵地区依靠公路铁路联运,铁路效率太低,有时半个月过去了,货都还没被排上装车,沪昆高速也还没通车,我想解决客户的运输痛点。

「从此我和老公约定:再苦再难,谁也别提『关门』两字」

2010年3月28日,我们建立了分公司,开通了昆明、贵阳的运输专线。但一开张就后悔,因为太困难了!我们反反覆覆有六次想要把分公司关掉。刚开始业务不饱和,又要追求效率,货不满就发车,发一辆亏一辆;而且运输风险很大,云贵是山区,路很难走,气温变化大,很容易出事故。一车货的价值可能有几百万,但我们的运费可能只收几万块,出事就要全额赔偿,收益和风险完全不对等,真不是人过的日子。

有一次冬天下暴雨,公路变成巨大的溜冰场。货车离贵阳还有30公里的时候,打滑翻了车,货物全都掉到高速公路下的山沟。我凌晨2点接到电话,听到四个字:「车子翻了!」我在床上一下子跳起来,先问人怎么样?所幸人没事。第二个反应就是这么多货怎么样了?来不及哀怨,抢收货物要紧。第二天,贵阳、昆明办事处的经理们,召集十多位员工和十几个临时工去出事现场,能抢救多少算多少,开始收集清点货物。

运气真好,这次运输的是一家世界500强企业生产的塑胶桶,品质很好,一件一件收回来,完好无损。客户最后走保险定额赔偿,只叫我们赔12万元,老天爷太眷顾我们了。

但经过此事,我们实在受不了,心理压力太大。我们最后一次下定决心把公司关掉,早上跟员工开会,结算薪水和补贴金,那个月的10日是上班最后一天,我发了整个月的薪水给员工,然后帮员工订了返乡车票。我们分别打电话给客户,通知他们说公司收起来了,以后的业务找别家吧。

晚上我回到家休息,但闲不下来就开始打扫。结果有个客户偏偏是我们漏掉没通知到的,打电话来说:「你们公司怎么回事啊?黑漆漆的,我的货送过去就停在门口,等你们运送呢!」

我当时没有忍住,跑到楼下小花园号啕大哭。不知道为什么,就是觉得辜负了客户的信任和嘱託,人家把货送到公司门口,我却把公司关了。「我们关门了」,这话我如何说得出口!

我回拨电话说:「等一下,我10分钟就到。」

赶回公司,等着第二天回家的员工还在睡觉,我把他们叫起来说:「卸货!」他们都傻了。

客户救了我们,从此我和老公约定,再苦再难谁也别提「关门」两个字,无论如何都要坚持下去。后来市场证明,开通云贵专线虽然是艰难的决定,但也是正确的决定,它填补了市场空缺,解决了客户的痛点,客户一个个打听找上门来,业务多到忙不过来。后来我们把运输专线一路延伸到越南、缅甸,发展了国际物流业务。

「 10个人的蛋糕2个人分,『剩』者为王」

在经营方面,我们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首先每年买承运人责任险,多花十几万的保费,多少换来了一定的风险控制和保障;管理方面,我们责任的分配细分到不同职位。比如同样是搬运货物,装卸会分开,有不同的绩效核算办法。因为卸货相对简单些,装货技术较高,怎么最大限度的利用空间,还能经得起几千公里的颠簸,这里面是有学问的,所以薪酬抽成不一样。

物流业分淡旺季,淡季车闲着,旺季车不够用。我和司机签订靠行合约,拿出一半的车钱借给司机,货车成为司机的个人资产,这样他们会更积极和有责任心。作为回报,无论多忙他们都要第一时间回应我的运输需求。我们把公司和员工的利益深深捆绑在一起,很多员工从我们开业一直做到现在,做了10几年了。

跟我们一起工作的司机不出三、五年就能买房买车,员工与我们同甘共苦,一个人发挥两个人的效益。

我没学过财务,财务报表看不太懂,但我把员工当老师,我从他们身上都能学到东西。公司开了这么多年,财务换过几个,他们各有各的特点,我都学来变成自己的知识。现在我做的报表简单又有效,无非是成本、收入、利润三个关键指标,整理完一目了然。

2017年,我们在嘉定建立了自己的物流园区,占地16亩。

这几年经营下来,我们成为嘉定大型物流企业,当地***也把我们评为优秀物流企业。 2020年疫情刚开始时,大家都搞不清楚状况。大年初四、初五,一些员工都纷纷从老家赶来公司,想要开工上班赚钱。可是因为疫情,大家都关在家里不能出来,怎么办?我就想闲着也是闲着,不如找点事情做。现在一定缺人手,我就把员工全部派出去做志工,每人加一倍薪水。

有的帮忙里办事处整理文件、统计资料;有的就帮忙居民委员会挨家挨户做人口登记。我老公在街道做志愿者,一站就是6个小时,很忙碌也很辛苦,但很有价值。耳濡目染下,我们团队对防疫抗疫也有了切身的认识和经验,从春节到后来复工一直没有鬆懈,保持很好的工作状态。

我们是当地第一家拿到复工证的物流企业, 2月14日开工,16日装车完备, 18日赶上国家宣布全国高速公路免费,我们吃了一波红利。这么多年,公司发展到今天,你说容易吗?当然不容易、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担了多少心;可是再想想好像又没那么难,只要脚踏实地、务实进取,业务自动会找上门。公司不管做到多大,我和老公依然脚踏实地做事、安分守己做人,跟员工打成一片。哪里事情多就去帮忙,哪里有需要就去哪里。

我们都是从最基层、第一线一路走过来的。有时候老公一穿上萤光背心,别人都以为他是保全;公司七、八台堆高机忙起来的时候,他也亲自去开。

我很反感社会上流行的一些词彙,比如草根、暴发户。每个人都有他的心酸、他的理想和他的奋斗,不是一、两个词语就能概括的。

2020年,产业在淘汰人也在成就人。本来一块蛋糕10个人分,有些人做不下去,只剩2个人分,分到的蛋糕会不大吗?

「剩」者为王,就看谁能坚持得最久。

我现在的事业和生活达到稳定平衡的状态,哪怕一个星期不看手机也不用担心,因为公司各个区块都有专业的人在负责。如今我也有能力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很多慈善机构徵求物资,我们都提供免费运输服务;有时候朋友创业失败,我们也会尽一点力去帮他一把。现在虽然已经人过中年,但我们仍然保持着当初的创业热情,脚踏实地、务实进取已经成了本能和习惯。

一切来之不易,但我一直相信,既然选择了远方,注定要风雨兼程;只要心存善意,老天都会帮你。

点我加入幸福熟龄FB粉专,健康快乐每一天

?用新观点活出成熟态度,点我追蹤幸福熟龄IG

(本文摘自《那些创业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20位创业者的故事告诉你,这些道理不要等当了老闆才懂!》橙实文化出版,达另着)

更多幸福熟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