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医疗网/记者赵正玮报导】最新研究发现,即溶咖啡可能增加乾性老年性黄斑病变风险约7倍,不过眼科医师张芯瑜表示,别急着丢掉家里的即溶咖啡包,研究使用先进统计方法分析基因数据,虽然提供了重要线索,但仍需更多证据证实。建议适度减少即溶咖啡摄取即可,无需过度恐慌。
这项题为《基因相关性与孟德尔随机化分析揭示速溶咖啡与老年性黄斑部病变之间的因果关联》的研究,由中国研究团队完成,并于2025年6月发表于《Food Science & Nutrition》期刊。研究团队整合了来自英国生物样本库(UK Biobank)超过50万名参与者的咖啡消费数据,以及芬兰基因组计画(FinnGen)R11联盟中约22万人的最新老年性黄斑部病变大规模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汇总数据,进行深入分析。
张芯瑜医师指出,研究团队透过连锁不平衡评分回归(LDSC)评估遗传相关性,运用孟德尔随机化(MR)探索因果关联,并藉由共定位分析识别共同的遗传位点,去分析即溶咖啡摄取与老年性黄斑病变之间的遗传相关性和因果关係。
不过这项研究中,共定位分析并没有找到即溶咖啡和老年性黄斑部病变之间的关联性,显示两者相关性应不高。
即溶咖啡风险倍数显示 一个标準差增6.92倍
张芯瑜医师表示,只有即溶咖啡与乾性老年性黄斑部病变风险增加有关,研磨咖啡和无***咖啡都未显示有此关联。不过风险倍数显示,每增加一个标準差的即溶咖啡摄取,乾性老年性黄斑部病变风险增加约6.92倍。
此外,从基因检测发现,即溶咖啡可能与乾性老年性黄斑部病间存在显着基因重叠。
研究提供仅第四级证据 目前做初步参考即可
张芯瑜医师指出,根据医学研究证据阶层,此研究属于第四级证据(Level IV evidence)。虽然这项研究运用了先进的统计方法,但仍有以下限制值得思考:
- 族群代表性:主要基于欧洲人群资料,对亚洲人群的适用性存疑。省内人的基因背景、饮食习惯和生活型态与欧洲人差异颇大。
- 机制不明:尚未完全阐明即溶咖啡影响老年性黄斑部病变的生物学机制。研究虽然发现统计关联,但无法解释为什么只有即溶咖啡有害,而研磨咖啡没有。是加工过程产生的化学物质、还是添加剂的问题,这些都待釐清。
- 共定位分析结果:研究显示即溶咖啡与老年性黄斑部病变之间并未找到直接因果证据,两者关联性可能不高。
高危险族群 可适度减量即溶咖啡
目前尚无即溶咖啡会造成乾性老年性黄斑部病变的直接证据,张芯瑜医师表示,基于目前的研究结果,可採取以下措施:
- 适度调整:可考虑减少即溶咖啡摄取,改选研磨咖啡或其他饮品。
- 勿过度恐慌:这只是单一研究结果,且风险机制尚未完全确立。
- 个人化考量:有老年性黄斑部病变家族史或高危险群可优先考虑调整。
且落实已经确认有效护眼方法:
- 戒菸:这是最重要且确定的可控危险因子。
- 健康饮食:多摄取富含叶黄素、玉米黄素的深绿色蔬菜。
- 适当防晒:户外活动时配戴合格的太阳眼镜。
- 控制三高:维持血压、血脂在正常範围。
- 定期检查:50岁后每年进行眼底检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