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行为障碍、自闭症童确诊攀升! 「双轴兼治」减轻家长教养压力

时间:2024-11-25 14:59:34点击:53健康
随着小家庭型态增加,及高龄化社会的来临,青壮世代成为了夹在中间的三明治族群,如孩子有情绪行为障碍相关行为,更会加重父母照护压力;沉重的压力会影响睡眠、食慾、情绪、甚至有轻生的意念等。

【健康医疗网/记者王冠廷报导】根据教育部统计,台南市情绪行为障碍及自闭症儿童身心障碍类学生人数,近5年来成长约1.5倍左右,显示出教育及医疗体系对于相关障碍儿童的关注与诊断方面之成效已逐渐提升。然而,随着小家庭型态增加,及高龄化社会的来临,青壮世代成为了夹在中间的三明治族群,如孩子有情绪行为障碍相关行为,更会加重父母照护压力;沉重的压力会影响睡眠、食慾、情绪、甚至有轻生的意念等。

以正确诊断为基石 调整教养及亲师沟通方式并引入资源

奇美医院精神医学部部长林健禾指出,上述议题需以「儿童诊断与治疗」及「家长谘询」两条轴线兼治的方式进行处置。许多自闭症儿童表现出的自我拍打行为,常常会被大人误认为自我伤害,但其实这是一种自我安抚策略。因此,正确诊断能帮助家长更好地理解孩子的行为;此外,药物的正确使用也能有效减少孩子情绪干扰状况,例如焦虑或过度冲动的行为。透过专业的医疗介入,孩子们能够更好地管理情绪,提升生活品质。

同时,家长谘询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透过与医师及谘商心理师的沟通,能增进家长对儿童的了解,学习如何提供适切的支持,并且认识到孩子的行为并非故意,而需要协助的表现。

增加照顾广度 心灵支持不孤单

国立台南大学特殊教育学系系主任李芃娟教授表示,情绪行为障碍学生的教育需求和家长压力正日益受到关注,如何培养未来特教教师具备支持学生与家庭的专业能力,已成为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特殊教育的专业发展需仰赖家庭和学校的紧密合作,如师资生与研究生能够直接从医学专家和家长经验中学习,都是进一步增强对情绪行为障碍儿童的理解与教学实务能力。

奇美医院专案副院长暨护理部总监陈綉琴表示,为有需要的家庭提供情感支持与专业协助,帮助他们在困难时期重新找回孩子的光芒,因此将「儿童团体」及「家长支持团体」纳入医疗服务範畴。有需要的家庭,可至精神科儿童及青少年特别门诊寻求相关协助,将提供个人化的医疗计画,一同走过困难时刻,让每个孩子都能融入社区及自立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