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种杯子喝久恐伤脑!专家警告:这款玻璃杯、陶瓷杯也NG,小心重金属中毒!

时间:2025-07-13 10:42:04点击:6时尚

每天都要喝水,但你有想过装水的杯子选对了吗?现在市面上的水杯越来越花俏,从梦幻渐层色到各种冷水网美杯应有尽有,不只外型美观,还常登上社群版面。但你知道吗?若选错材质,这些高颜值杯子可能会释出有害物质、重金属,对身体造成长期伤害。像许多小红书评测博主就亲自测试多款具有争议的杯子,检查其中是否有重金属溶出,让人不禁惊呼:原来选杯子这么重要!

以下列出最常见的4大高风险杯款,一起来看看哪些杯子要小心用、怎么挑才能喝得安心又健康。

1.彩色玻璃杯:颜值高,但染料来源难追蹤

拥有840万粉丝的小红书博主「老爸评测」针对市售彩色玻璃杯、炫光杯、冰川杯等多款颜色鲜豔的杯子进行实测。结果发现,这类产品大多透过喷漆或涂层上色,不仅常见掉漆问题,更可能把颜料「喝」下肚。

他使用4%醋酸模拟装酸性饮品、并放置在摄氏98度高温下的烤箱持续两小时,测试杯口与内层是否溶出铅、铬、砷、锑等重金属。好消息是这些测试品(包含全新与用旧的杯子样品)并未检出重金属。但博主进一步追查仿间杯子可能使用的颜料来源时,却在市售的「耐水性漆」中发现铬含量超标,其中的六价铬被世界卫生组织与美国EPA认定为致癌物,不但可能引发肺癌,也会提高胃部肿瘤风险。

虽然目前检验并未显示六价铬会从杯中释出,但因无法确认厂商是否使用劣质漆料,他建议:若想安心喝水,还是选择透明无色玻璃杯最保险。

2. 彩绘陶瓷杯:釉料重金属溶出风险高

你也以为陶瓷杯比塑胶杯安全吗?小红书博主「彪叔研究所」提醒:尤其是釉上彩或彩绘的陶瓷杯,更要小心!

他实测约10款便宜的釉彩陶瓷杯,结果有3款被验出重金属铅、镉超标,特别是内层色彩鲜豔的款式最危险。原因出在釉料製程,若为了压低成本、使用廉价染料或没经过高温烧製,重金属就容易溶出,尤其在接触酸性饮品或高温时更严重。

食品药物管理署也提醒民众,色彩过度鲜豔(包含拼接图样)的陶瓷餐具,儘量避免用来盛装食品,像是装热饮或日常饮用水;若杯体刮伤或破损,也可能导致釉料层脱落、释出有害物质,建议直接更换,不要再使用。

3.不鏽钢保温杯:合格就安全,损伤需汰换

不鏽钢材质的一般杯与保温瓶,是不少人每天带出门的爱用品。事实上,只要选对等级、使用得当,它们是相对安全的选择。

卫福部食药署建议:购买时要认明304或316等级不鏽钢材质,避免生鏽、有刮痕或明显受损的杯体。因为这些损坏可能导致金属离子溶出,若再用来装强酸或强硷饮品(如柠檬水、醋饮)更容易出问题。

简单记得:「不装酸、不装硷、不装坏杯」,使用起来更安心!

4.塑胶杯:看得懂材质标示才安全

不少人会用塑胶杯装水,但其实塑胶杯最容易因温度或内容物性质不当释出有害物质,像是双酚A(BPA)、塑化剂等。

卫福部规定,塑胶杯必须清楚标示材质、耐热温度与使用建议。消费者购买时应选择标有「BPA-free」或使用PP(5号)、HDPE(2号)等较稳定的材质。若材质为PVC(3号,省内已禁止用于食品包装)、PS(6号)、PC(7号),则应避免装热水、酸性饮品,且不建议长期使用。

建议塑胶杯在选购时,认明安全材质,如PP、HDPE,避免无标示品。使用时不要超过标示耐热温度,避免盛装酸性、油脂饮品或进微波加热,杯体若有刮痕、变形、老化,应立即更换。

健康选杯:这几种最安心!

总结来说,最推荐日常使用的安全杯材质有三种:

1.透明无彩釉玻璃杯:耐高温、不释出有害物质。
2.无上釉或浅色内壁陶瓷杯:减少重金属释出的风险。
3.标示清楚、耐热性佳的PP或HDPE塑胶杯:可短暂使用但要注意温度与状况。

杯子选得好,才不会让喝水变成默默「喝毒」。下次买杯子,别再只看颜值,也要看材质与安全性,才能把健康牢牢守住。

封面及内文图片来源:shutterstock,IG@kkmmmk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