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增长,睡眠品质会受到多方影响,造成浅眠的原因可分为,褪黑激素分泌减少,荷尔蒙变化,生理时钟提早,慢性疾病干扰,像是巴金森氏症、失智症等神经退化性疾病,或高血压 糖尿病 心脏病等代谢疾病,都可能打乱睡眠结构,造成夜间频繁醒来。
一名案例过了50岁JACKY,开始重视养生,偶尔与朋友相约聚餐,现在为了身体健康着想,减少应酬,但浅眠问题,让他有点困扰。他表示毕竟在过了50岁之后,我周边的一些同年龄的朋友也都大部分有这种现象,那么当然有很多原因,会影响到睡眠,我是喜欢在睡前喝很多水,所以晚上就会起来,因为这个来上厕所,那会打断睡眠,其实年纪越大,睡眠的需求和深度都会下降。
台北荣总一般神经科主任/教授王严锋表示 所以这个其实应该是正常一个老化的过程。但是在一些神经退化性疾病上面来说的话,这个现象会变得特别的明显,那实际上,睡眠障碍跟神经退化性疾病的複杂关係其实有很多的面向,有些睡眠的障碍其实是神经退化性疾病的一个前驱症状。比如说,有一种叫做快速动眼期行为障碍就是在睡觉的时候呢,我们一般会做梦,是在快速动眼期,但是有些病人在做梦的时候,他会把梦境演出来。
另外台北荣总神经内科主治医师 蔡孟儒指出一般人常常讲到失眠这种事情或浅眠这种事情,其实如果他是一个短时间的一个状况,那其实比较长,就是跟我们一般压力啦,或者是最近的作息比较有关係,但是如果这种状况变成一个长期的时候,有时候我们就会开始考虑说会不会跟一些神经退化等等的一些状况有关係。那神经退化跟失眠,它其实是有点像是就是会互相影响,对神经退化有可能会导致失眠。
资深医药记者蒋志伟表示浅眠指的是睡眠期间,大多停留在非深层睡眠阶段,即使睡眠时数充足,仍觉得醒来精神不够、容易疲倦。浅眠者容易因外界声音、光线或内在压力而醒来。
台北荣总一般神经科主治医师 陈俊宇认为50岁之后的浅眠的话,那有些患者他们觉得自己就是失眠,那事实上我们今天会看到病人,他除了失眠以外,他可能还有其他问题跟神经科相关的,那比较常看到一点,就是那个不宁腿,这是一个在躺上去要睡觉的时候,病人就会说他,事实上他会先跟人家讲是入睡困难。
东元综合医院神经内科主任陈锡铭指出,生理时钟乱掉的病人,我们希望他白天有一些规律的运动,晒晒太阳然后尽量睡前情绪放轻鬆,让他的生理时钟可以调得回来,不一定要急着吃安眠药。再来,有些中老年人可能是因为生理疾病的问题 生理疾病问题,包括一些退化性的疾病,那我们比较担心的是,比如说失智症啊、巴金森氏症这些所谓神经系统退化性的疾病,也会干扰他的睡眠周期。
事实上若自己躺到床上是不是要躺很久才睡着,那你睡着,如果说可以睡了五六个小时,可以睡到早上,医师认为这就是入睡型的问题
台北荣总一般神经科主任/教授 王严锋进一步说明有些病患呢 因为浅睡或者睡不着,吃了一些药,那有些睡觉相关的药物,也有可能会造成,像帕金森氏症的这个症状,甚至会造成白天想睡觉啦。认知功能退化啦,类似像失智症的症状,所以我说这个神经退化性疾病跟睡眠障碍方面,它的关联是非常複杂的。
医师提醒对中老年人来说,一夜好眠是精神上的恢复,透过睡眠检查与脑部评估,可找出干扰睡眠原因,唯有对症下药,别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