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己过好,是从整理过程中,了解自己、关心自己!款待、提升自己,让自己成为身边人的祝福

时间:2025-07-19 10:42:04点击:7时尚

作者 : 吴敏恩

图片 : Shutterstock

把自己过好, 就是对身边的人的祝福。

真正的祝福不包含忧虑

有没有想过,我们对他人的祝贺词,表面上是期许,但也隐藏着对对方的担忧,例如:身体欠安的人,我们祝福他早日康复,心灵忧郁的人,我们祝福他喜乐平安,对于年事已高的长辈,祝福他身体健康,苦读备战的考生,祝福他金榜题名,尚年幼无知的孩童,祝他更懂事、快快长大。

这原是无可厚非,因为人如同尘土,渺小又软弱,面对我们没有能力掌握的事情,只能任由其发展,但因为关心,总想着多做点什么帮上忙,那就至少给予诚挚的祝福吧!

圣经上有句话这么说:「耶和华所赐的福使人富足,并不加上忧虑。」神有能力掌管一切,能赐下全然的祝褔,但从人而来的祝褔往往潜藏着忧虑,如果我们先把自己的生活过好,不成为他人的烦恼,那么别人对我们的祝福是否就能去除忧虑的层面呢?

把自己过好的第一步是「倾听自己」

问问自己:「你还好吗?」是照顾自己的第一步,也许可分为家庭、工作、个人三方面来思考,你帮自己各方面打几分?你满意现况吗?有没有失衡呢?有需要加强或减少哪一方面吗?你过得好吗?

如果还是不知道从哪里倾听自己、照顾自己的话,不妨从「整理」开始吧!

我们都知道心理会影响生理,心理如果有郁闷烦躁的症状,会在身体上呈现,这是由内而外的,需要专业的心理师、医师的诊断,或是自我的消化吸收才能慢慢改善,然而外在的环境也相对会影响到身体,进而影响心理状况。

既然内在不容易改变,倒不如先从外在环境着手,藉由所处环境的改善,让身体恢复元气,也让心情不再烦躁,这也是《断捨离》作者山下英子小姐曾经提过的概念,藉由构筑居住空间理想的样子,一步一步让身处其中的你,也成为自己喜欢的样子。

整理物品时,不只重新整顿居住空间,也一併整理了时间和人际。囤积越多的物品是什么,你的焦虑就是什么。用过多的物品来检视自己内心不安的根源,有些是阶段性的焦虑,比如疫情期间,大部分的人都会囤积口罩和消毒用品,因为那时期的焦虑来自于病毒传播的迅速,还有对染疫的恐惧,而疫情过后,相信大部分的人只会备妥适当数量的防疫用品,不会过度囤积,也代表此时的焦虑已经解除了。

同理可证,检视自己过多的物品是什么类别,即可知道自己目前的焦虑是什么?照顾自己的方法是寻找积极解除此焦虑的管道,而非用囤积物品来掩饰或逃避内心的不安,比如过度囤积保养品、衣服,可能是对容貌的焦虑与缺乏自信;过度囤积营养品、精油或成药,可能是对健康的焦虑;过度囤积孩子的玩具、绘本或教具,可能是对教养孩子的迷惘产生焦虑;适度的焦虑可以转化为前进的动力,因此一般人都会适度的购买、累积这些物品,然而数量若超过经济上或空间管理上的负荷,也就显示必须从减少囤积开始,进而认清囤积背后的焦虑,所以整理物品的同时,也照顾了身体与心灵,检视自己的时间、金钱花在哪里,也同时了解自己重视的、需要的、缺乏的是什么。

洞悉身边的美丽事物

「整理」也能同时提升洞察力,用心关注身旁的人事物,你会发现生活中平凡却又可贵的美,阳光下,微风吹拂过洗净后散发清香的衣服;炉子上,美丽的铸铁锅冒出滚烫的白烟,辛勤地炖煮的美味佳餚;捡起垃圾纸屑、排好柜子上的每个杯子、打开扫地机器人、听着洗碗机清洗的声音,这一切都是这么的平凡,却也是这么的有秩序,让人心底扬起阵阵幸福的感受,平静又自在。

「发现美」、「感受美」,进而「创造美」,不需要什么高深的技巧,也不是虚无飘渺的心灵鸡汤,无论你身处在什么空间,用心地观察它、整顿它,美丽的事物就在不远处。

把自己过好就是对身边的人的祝福

所以说,「把自己过好」并不一定要吃昂贵大餐、买名牌犒赏自己,从整理的过程中,了解自己、关心自己,用整顿后全新的样貌,款待自己、提升自己,让自己的存在成为身边人的祝福,让别人想到你的时候,感到幸福、感到温暖,让别人的祝福成真,不是因为焦虑而祝福,而是心之所向。

点我加入幸福熟龄FB粉专,健康快乐每一天

?用新观点活出成熟态度,点我追蹤幸福熟龄IG

(本文摘自《整理是爱的语言:整理不是丢弃,而是给予;将多的释出,把爱留下,让家变成爱的容器》幸福文化出版,吴敏恩着)

更多幸福熟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