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施春美/台北报导
▲医师刘博仁表示,炎夏充分补水很重要,且不是只喝白开水,大量流汗需要补充电解质水。(示意图/资料照)
高温来袭,慎防脱水、中暑。医师刘博仁表示,人若大量流汗,却未及时补水,会出现头晕、虚弱、噁心,已是热衰竭的前兆,严重会中暑,甚至丧命。他并强调,充分补水很重要,而且不是只喝白开水,大量流汗需要补充电解质水,否则可能导致低钠症或电解质失衡,出现头痛、抽筋、严重甚至意识障碍。
营养功能医学专家、医师刘博仁在其脸书表示,很多人不清楚热衰竭与中暑的差别,热衰竭是身体过热后,因为水分和电解质(例如钠、钾)大量流失,无法维持正常散热。热中暑则是更危险的急症,会使人陷入昏迷,甚至丧命。
◆热衰竭症状为大量流汗、头晕、无力、肌肉痉挛、噁心或呕吐。
◆热中暑是更危险的急症,症状为皮肤乾热(反而不太流汗)、体温升高超过40℃、意识混乱、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他提供4招预防热衰竭、中暑。
1. 避免高温时段外出:中午到下午2时是最热的时候,尽量待在阴凉或有空调处。
2. 充足补水与电解质:不只喝白开水,长时间流汗要补充运动饮料或稀释的电解质补充液。
3. 穿着浅色、透气衣物。
4. 留意身体警讯:一旦感到头晕、噁心、心跳过快,要立刻休息降温。
刘博仁表示,电解质流失是中暑的常见原因,尤其是钠和钾不足时,喝再多白开水也无法维持体液平衡,反而导致低钠症或电解质失衡,出现头痛、噁心、抽筋、严重甚至意识障碍。
他建议,长时间大量流汗的人,可以喝一杯电解质饮料,搭配一根香蕉或柳橙汁,回家再吃一份新鲜蔬果,就能安全补充钠钾电解质,帮助身体快速恢复。若出现意识不清或高烧,务必立刻就医。因为水分不足,也会导致大脑认知功能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