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吃大蒜可降低胆固醇!营养专家曝2吃法最有效

时间:2025-07-02 10:41:07点击:10健康
洪泰雄表示,每日食用适量大蒜不仅能降低血中坏胆固醇,还能提升好胆固醇。(示意图/shutterstock 达志影像)

近年来,国人普遍面临高血脂问题,尤其坏胆固醇过高更是许多慢性病的隐忧,医学研究发现,每日食用适量大蒜不仅能降低血中坏胆固醇,还能提升好胆固醇,为控制血脂提供了一个天然有效的选择;然而,专家指出,烹调方式会影响大蒜的营养价值,正确的食用方法更显重要。

营养医学专家洪泰雄在脸书发文表示,大蒜中最具代表性的含硫化合物是大蒜素(Allicin),这种成分是由大蒜内的蒜胺酸(Alliin)在酵素作用下转换而来,具有抗菌、抗氧化、降胆固醇等功效。

洪泰雄指出,肝脏是胆固醇合成的主要场所,合成路径中关键酵素是HMG-CoA 还原酶(HMG-CoA reductase),大蒜中的含硫化合物可抑制HMG-CoA还原酶的活性,类似于降胆固醇药物,例如Statin类的作用,从而减少内源性胆固醇合成,降低血中总胆固醇与血中坏胆固醇(LDL)。

洪泰雄说明,研究发现每天吃3瓣大蒜,持续3周,可降低血中坏胆固醇约10%;一些临床与动物研究也显示,每天摄取0.05到1.5公克的大蒜素或其衍生物(相当于数瓣生大蒜),可在数周至几个月内降低血中坏胆固醇约5%到15%,长期摄取也可能改善总胆固醇、三酸甘油酯与提升HDL(好胆固醇)。

洪泰雄指出,生大蒜的大蒜素活性高,但气味强烈、较刺激,加热则会降低大蒜素活性,但仍保留其他含硫化物,例如DADS、DATS,效果虽比较弱,但仍具保护作用,倘若对生吃无法接受,他建议可以切碎静置10分钟后再加热,这样可保留较多活性成分。

洪泰雄提醒,每天吃3瓣大蒜,确实有助于降低坏胆固醇,但也需配合均衡饮食(减少饱和脂肪与反式脂肪食物),长期运动与体重控制,规律生活以及戒菸戒酒,才能达到最佳的血脂改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