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鱼汤、煎鲑鱼前「多1步骤」有效降低重金属残留! 鱼内脏别忘彻底清除

时间:2025-07-17 10:41:09点击:16健康

吃鱼的好处可说是人人皆知,鱼肉不仅含有丰富的Omega-3不饱和脂肪酸;其中富含的DHA有助于孩童脑部及视力发育、延缓成年人脑部和视力退化,EPA则有抗发炎、预防血栓形成、保护心血管等好处。大家都说吃鱼好处多多,但该怎么吃才对?鱼皮、鱼头、鱼内脏虽然含有丰富营养,但吃错却也可能同时将重金属吞下肚!

重金属、毒素、寄生虫全吞下肚! 吃鱼应应彻底清除内脏再食用

首先以「鱼皮」来看,其富含胶原蛋白、不饱和脂肪酸,但也是重金属如汞、铅等物质,最容易累积的地方之一,尤其是来自海洋的大型鱼种更是如此。至于省内民众习惯拿来煮汤的「鱼头」,含有DHA、EPA与胶质,营养价值不低,却也可能藏有毒素、寄生虫,料理前千万注意要将鱼鳃、血块与黏液清理乾净。

最后则是营养最有限,但毒素、重金属、寄生虫累积最多的「鱼内脏」,尤其鱼肝、鱼胆等器官更可能累积毒素或寄生虫,不建议民众食用,在处理鱼类时应彻底清除。另外需注意的是,大型鱼类位于海洋食物链的顶端,通常会捕食其他鱼类,体内的重金属浓度也容易比小型鱼类更高。

大型鱼类、生鱼片都该少吃? 对2族群危害最大

至于民众在餐桌上常见的「五大鱼类料理」,在吃法上也有需要注意的眉角。第一是方才提到的「大型掠食鱼类」,例如与旗鱼、鲔鱼或鲨鱼等有关的料理,容易累积高浓度的汞或其他重金属,孕妇或孩童应尽量避免摄取。第二则是「炸鱼料理」,高温油炸容易产生反式脂肪,不但对心血管造成负担、太常摄取也会造成肥胖风险。

第三是「 中式鱼类料理」,例如逢年过节经常出现在餐桌上的红烧鱼、糖醋鱼,虽然够味好吃,但钠含量往往过高,容易水肿或血压过高的民众,务必要节制食用。第四是「深海鱼类料理」,鲭鱼、秋刀鱼含有丰富的Omega-3,部分产品却也可能含有重金属。因此挑选时应以较小尾的鱼类、有产地标示者为主。最后则是「生食鱼类」,例如生鱼片或握寿司,其可能含有寄生虫或细菌汙染等风险,免疫较差者、孕妇、孩童应避免生食。

煎鲑鱼前多做1件事 竟能减少4成重金属汙染

对于平时会下厨料理鱼类的民众,该如何处理鱼类才能吃得安心?其实只要记住以下4大措施,有助于在享受鱼肉美味的同时,也能确保摄取鱼类富含的营养:

1.鲑鱼去皮再煎:去皮后再油煎能减少约40%重金属;倘若煎完再将鱼皮去除,则只能减少约20%的重金属。

2.选择小型鱼种:例如秋刀鱼、鲭鱼、小黄鱼等鱼类,具有体积小、食物链短且汙染较少的特性。

3.煮汤前先汆烫:炖煮鱼汤前记得先将整条鱼汆烫,不仅能够帮助除腥、除杂质,也能带走可能的重金属残留。

4.检验标章认证:附有CAS标章、产销履历的鱼类水产应优先挑选,来源清楚更能安心食用。

最后提醒民众,吃鱼好处虽多,但「选对、煮对、吃对」才能真正吃进健康,避免潜在的重金属汙染风险。若对于鱼类或其食品有任何疑虑,应事先谘询医师或营养师。

(常春月刊/编辑部整理、文章授权提供/潮健康、图片来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阅读:
·活跳跳的虾一定新鲜?牠们只是在死里求生,选1种虾子比较安心
·吃鱼怕重金属下肚? 营养师揪「2部位」能不吃就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