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没联繫同学因买房来借钱,拒绝她竟在动态写我冷血!「不越界就愉快玩耍,越界了我管你是谁」

时间:2024-11-07 15:00:05点击:69时尚

作者 : 老杨的猫头鹰

图片 : shutterstock

赵小姐总能守住她的原则,不管是什么类型的朋友,她的态度都是一样的:「不越界,我们就愉快地玩耍;越界了,我管你是谁。」

有个多年没联繫的同学突然找赵小姐闲聊,绕了好大一个圈子才开口借钱,说要买房子。

对方先是声泪俱下地讲述了家庭的艰难,然后描述了和男朋友一起买房的难处,最后又说起了自己当下的诸多不如意。

赵小姐回覆道:「不好意思,我早就跟自己订了原则,除非是救命,否则绝不和人发生任何金钱联繫。」

对方显然没料到她会这么说,支支吾吾了好一会才挂断电话,然后就在动态里写道:「怎么会有这种人啊,怎么这么冷血?为什么就不能善解人意一点呢?」

赵小姐也不含糊,直接留言道:「『善解人意』是什么意思?是要我违背自己的原则,让你满意吗?」

被人贬低的时候,能反驳就别给面子;不想吃亏的时候,能拒绝就都避免。你只需记住,那些因为你设定的界线而对你感到失望或生气的人,多数是那些没有从你设立的界线中占到便宜的人。

这些人的界线感很模糊,他们或是给你平添烦恼,或是让你尴尬地下不了台。

比如问不合时宜的问题:「你每个月赚多少钱?」、「你怎么还不结婚?」、「你的偶像居然是他啊,你不觉得他长得很丑吗?」

比如提没有分寸的请求:「你帮我一下吧,我今天有事要着急走!」、「你帮我集一下点数。」、「你就帮我一下。」当然,如果你拒绝了,他们就像受了天大的委屈似的:「唉呀,这么点小忙都不帮,你还是不是朋友啊!」

这些人的策略无非是:抱着私心指责你「为什么不能大度一点」,装着糊涂抨击你「有什么好委屈的」,以及站在他们的立场上指责你「为什么不能迁就一下别人」。

这种人给人的感觉是,时间是有汇率的,他们的时间无比珍贵,别人的时间都不值钱。

怕就怕,你为了避免尴尬,为了迴避冲突,为了所谓的面子,选择了妥协和退让;你不懂拒绝,不敢反驳,总觉得别人的要求比自己的事情更紧迫,总认为别人的看法比自己的感受更重要。你认为拒绝别人的要求是难为情的,所以承担了很多不属于你的工作、责任和压力,疲惫不堪地为了一些无关紧要的人耗费精力。

以至于你常常很困惑:「为什么自己一直与人为善、热心助人,但社交生活却还是一团糟呢?为什么自己对某些人明明很热心,但这些人还是让自己不舒服呢?」

答案是,你总是试图表现你并不具备的优良品质,总是牺牲你并不宽裕的精力,以此来掩盖你的良心脆弱,却忘了人与人之间最舒服的关係,并非不分你我,而是熟不逾矩。

如果别人的冒犯你都忍了,如果别人提的无理要求你都接受了,那么你的「好委屈」和「烦死了」都是活该。就别再问「我这么实在的人,总是吃亏怎么办」,你做了那么多违背自己内心的事,已经不实在了。

我的建议是,违心的事情少将就,彆扭的关係别强留,遇到讨厌鬼要及时抽身,遇到烦人精要及时止损。

成年人最快乐的事情就是还拥有「被讨厌的勇气」和「做自己的底气」:你不喜欢就不喜欢吧,既然我会在你面前做「我自己喜欢但你不喜欢」的事情,那有极大机率是「我也不喜欢你啊」。知道了吗?

设立边界之所以难,是因为说「OK」会获得「回报」,比如一个微笑,一句谢谢,一个承诺。

而说「NO」则会遭到「惩罚」,比如看见对方因为失望而皱眉,因为被拒绝了而翻白眼,因为愿望落空而显得「很受伤」。那么,我们该如何优雅地建立自己的边界呢?

第一,你要把自己的感受放在首位。

在任何一段关係中,都要优先考虑「我愿不愿意,我喜不喜欢,我开不开心」。这听起来很自私,但是,人只有把自己的情绪伺候好了,才会有积极的态度去向这个世界传达善意,才能把爸爸、妈妈、丈夫、妻子、朋友、同事、子女等各式各样的角色扮演得更好。

所以,如果你感到为难或者觉得被冒犯了,就要坦然地告知对方:「不行,不可以,我不想。」

在某些场合,针对某些人,「我不想」可以作为拒绝别人的理由,而且是非常正当且有力量的理由。

第二,别不把自己当外人。

无论是对父母、朋友还是伴侣,都要有分寸。

你爸爸把信用卡给了你,让你随便花,但你想买什么东西之前都应该告诉他一声。你妈妈换了个新髮型,你觉得不是很好看,但她显然很开心,那么你就不该实话实说。

闺密跟你吐槽了她的对象,你陪着她,听她说就够了。如果你激动地劝她「分手吧」,结果第二天人家甜甜蜜蜜地约会,而你却里外不是人。

第三,尝试说「不」。

不敢正面抗争,不能一下子做到稜角分明,那就一点点地把边界建起来,就像是修筑万里长城,一有机会,你就应该放一块砖头上去。

比如别人提了两个要求,你只答应其中的一个;别人问了两个烦人的问题,你只回答其中的一个;别人跟你借五千元,你只借两千五百元。

第四,不要因为「显得不够善良」就勉为其难地「助人为乐」。

助人需要遵循三大前提:

一、帮助别人是你发自内心的,同时是别人明确提出了请求,不要把「不被要求的慷慨」视为伟大。

二、帮助别人是基于你自身的能力、精力和时间都有富余,如果对方的要求超出了你的能力範围,你就应该坦诚地拒绝。

三、不能破坏自己的原则。千万不要为了一颗「圣母心」就盲目地想要「普度众生」,因为所有的恶果都得由你自行承担。

我不是要你不讲人情,也不是教你自私,而是希望你明白:人在得寸进尺这件事上,总是能够超常发挥。所以要保持稜角,要在虎狼之间随意切换。当你能做到毫不犹豫地拒绝别人却不心生内疚的时候,就是你快意人生的开始。

最后,望周知:

一、我脾气好,不等于我没脾气。

二、我脾气不好,不等于我人品有问题。

三、我表面上大剌剌的,不等于我不记仇。

四、我有密集恐惧症,不能接近心眼多的人,如果你觉得我在疏远你,你的感觉很对。

五、成年人之间该有的默契是,「我没说同意」就等于「我不同意」。

点我加入幸福熟龄FB粉专,健康快乐每一天

?用新观点活出成熟态度,点我追蹤幸福熟龄IG

(本文摘自《外界的声音只是参考,你不开心就不参考》 ,高宝出版,老杨的猫头鹰着)

更多幸福熟龄文章